泽连斯基下周邀俄再谈,乌克兰这次是“求和”还是“逼宫”?

发布日期:2025-07-29 15:14    点击次数:178

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秘书乌梅罗夫这次被推上前台,直接对俄方发出邀请,前脚刚提议,后脚就有消息传来,俄方也表态“随时可以谈”,这还不够刺激吗。

乌克兰和俄罗斯这对“冤家”,2025年不是第一次坐一起,早在年初就已经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谈过两轮,重点放在战俘交换,停火协议?当时压根没谈拢,战俘倒是换了一拨又一拨。

伊斯坦布尔协议之后,乌俄双方都没闲着,一个想稳住局面,一个想趁机加码,西方国家表面上喊和平,背后却不断砸钱、送装备、加码制裁,这场对抗升级成了产业链的马拉松,谁都没松懈。

为什么这个时间点又喊谈判?首先,乌克兰国内压力山大,战争拖得太久,经济快顶不住,西方援助也开始松动,欧洲议会里反对继续送钱的声音越来越大,泽连斯基要给国内一个交代。

反过来看,俄罗斯也不轻松,兵员消耗、经济制裁、国际形象,一个都没落下,普京团队表面强硬,实际上也在找台阶下,毕竟今年已经多次放风“愿意谈判”,但每次都卡在条件上,难道不怕西方借机下绊子?

更有意思的是,俄方消息一放出,媒体立马追问“谈判日期”,这说明什么?说明双方其实早就有默契,外界看似僵持,其实底下已经暗流涌动,国际关系哪有真正的死结?

再说战俘交换,别小看这个流程,早在伊斯坦布尔,双边就靠这个维持“最低信任”,战俘换得多,说明后方有压力,换得少,说明谁都不想先服软,这轮谈判会不会又是“以换促谈”那一套?

西方国家怎么想?美国英国嘴上支持乌克兰,实际也怕局势失控拖死自家经济,欧洲更直接,能源、通胀、难民三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谁不想早日收场?可真让乌俄和平,军火商、能源巨头、金融寡头那一票人又不乐意。

产业链层面,这场战争已经让全球武器、能源、粮食、物流全链条洗牌,欧美军火公司订单暴涨,俄乌本地企业却哀鸿遍野,哪怕停火,产业链的伤口不是一年半载能愈合。

已经蔓延到全球大宗商品,原油价格一波三折,粮食出口卡壳,黑海航运变成高危区,全球贸易链的每一环都在找新出路,乌俄这波谈判,能不能带动相关产业回血?

别忘了,中国、印度、土耳其这些“局外人”,其实都在暗戳戳博弈,谁能在停火协议里分到蛋糕,谁就能左右地区格局,泽连斯基的每一步棋,背后都有人盯着。

那乌克兰的底气从哪来?一个字,拖,靠西方国家源源不断的军援和舆论支持,靠国内“民族团结”维稳,靠跟俄方谈判争取喘息,能拖一天是一天,万一西方真的松手,怎么办?

俄罗斯的底气呢?老牌资源大国,能源牌、粮食牌、核威慑,哪一样不是杀手锏?制裁再狠,也没让普京放软,美国金融系统打压一波又一波,卢布还是活下来了,这不是底气是什么。

问题是,谈判桌上,谁都不肯先让步,乌克兰怕被国内质疑“卖国”,俄罗斯怕被外界看成“认怂”,就算真签了停火协议,能保证前线士兵不擦枪走火吗?

再说,战俘交换每次都能刷一波舆论热度,既给对方台阶下,也能稳住自家人心,但这属于“止疼片”,解决不了根问题,停火协议如果签不谁还会对下一波谈判抱希望?

回头看这几年,俄乌每次谈判都和战场局势同步,打得顺的那一方态度强硬,打得吃力的那一方就释放和谈信号,这次乌克兰主动喊话,说明什么?前线局势已经逼近临界点了吗?

2025年全球局势比谁都焦躁,欧美政坛换届,能源价格飘忽,全球供应链乱成一锅粥,俄乌只要有风吹草动,国际市场就跟着“咳嗽”,产业链企业还扛得住吗?

谁都清楚,停火谈判不是一锤定音,谈下去、拖下去,外部力量只会加码搅局,乌克兰和俄罗斯的每一次会谈,背后都有多国势力下注,谁能笑到最后?

这次泽连斯基主动找俄罗斯谈判,背后到底是实打实的和平诉求,还是又一轮外交牌桌上的“心理战”?你觉得,乌克兰能撑到和平到来那一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