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又“续命”了!9月15日投放6000亿中期流动性,咱们的钱会感到暖和吗?

发布日期:2025-09-18 11:33    点击次数:130

上周央行发了个公告,定在9月15日用买断式逆回购的方式投放6000亿元,期限半年(182天)。就是把中期的钱借给市场,让金融体系里的“水”不至于干涸。

为什么会多投一点儿?

先来算笔账本月原本有3000亿元的6个月期逆回购到期,央行本次投放6000亿,等于在原有到期规模上又多补了3000亿。再把月初那笔事儿连接来看——9月5日央行把到期的1万亿元3个月逆回购等量续作,本月两种期限计比原计划多投了3000亿元。这已经是连续第四个月出现“加量续作”的操作了。

还有件事值得注意本月还有3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是否也会加量续作还得看后续公告,但市场普遍在期待央行会继续保持宽松节奏。

为啥要连续投更多?

业内给出的几个比较顺手的理由

- 政府债发行密集,资金需求明显增加;

- 银行间同业存单到期规模很大,本月约有3.5万亿元要还,属于年内高位;

- 股市走强,把部分居民存款“吸”到了股市,短期内也会让银行体系的可用资金偏紧。

换句话说,市场上短期有点儿抢钱的味道,央行这次是主动往市场里补“水”,避免出现流动性波动。

这会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短期内,对普通人的存款卡不太会有直接可见的变化。更实际的影响可能体现在两方面

- 政府的债券发行更顺利,地方和中央融资压力小一些;

- 银行拿到更多中期资金后,理论上贷款投放的节奏可能会放松,对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有利,长远看有助于稳增长。

专家怎么看?

有分析师认为,央行这类操作既是稳定市场预期的信号,也是在用数量工具支持实体经济。接下来可能还有更多动作,例如把存款准备金率适度调低或者适时恢复国债买卖,以便给市场更明确的支撑。

一下9月这轮6000亿元的买断式逆回购,既是应对到期规模的“替补”,也是针对当下资金面收紧的预防性措施。对普通人来说,感觉可能不太直观,但这类操作能在背后稳住金融体系,避免流动性突发抖动。

你觉得央行接下来会继续“加量”吗?这事你怎么解读?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