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15岁就拿了世界冠军的天才少女,怎么就在万众瞩目的大赛上,第一场球就被人干翻了?这事儿就发生在前不久的WTT中国大满贯赛上,看得人是目瞪口呆,感觉手里的瓜子都忘了嗑。
说起张本美和,现在乒乓圈里谁不知道啊。她哥是张本智和,但她自己争气得很,早就不是活在哥哥光环下的小妹妹了。
就在2023年,她才15岁,就在WTT突尼斯站上,从资格赛一路杀上去,连赢7场夺冠,直接创造了WTT历史上最年轻女单冠军的记录。这履历,说她是“天才少女”,一点都不过分。
这次大满贯赛,她和搭档大藤沙月组队打女双,直接被列为2号种子。这搭档也不是一般人,是大藤沙月,以前女双世界排名第一的主儿,经验老道,防守稳健。一个天才冲锋,一个老将坐镇,这组合怎么看都是奔着冠军去的。
而且因为是种子选手,她们首轮还轮空,以逸待劳,所有人都觉得她们赢下第一场比赛,进个八强,那不跟玩儿一样?
可谁能想到,剧本就这么被撕了。撕剧本的人,是一对看着有点“临时”的跨国组合,日本的早田希娜,搭档韩国的朱芊曦。
早田希娜,这名字一出来,懂球的都得心里咯噔一下。这可是日本女乒的绝对核心,双打能力更是世界顶级。
她和伊藤美诚的组合,连续三届世乒赛都拿了女双亚军,虽然总是差那么一口气登顶,但这也恰恰说明了她的双打有多恐怖。她在场上,就是那个“大脑”,负责调度,负责穿针引线,节奏感好得吓人。
另一个韩国的朱芊曦,那打法叫一个凶悍,纯粹的力量型选手,一板子正手抡过来,感觉球台都得晃三晃。她就是那种不跟你讲什么道理,就是用力量压垮你的“重炮手”。
一个负责穿针引线,一个负责暴力输出,虽然俩人是临时搭档,但这组合简直就是把日本的精细和韩国的蛮力给硬生生拧在了一起,化学反应好得不得了。
比赛一上来,这对跨国组合就没给2号种子一点面子,11:4,干净利落,直接把张本美和她们给打蒙了。那感觉就像是,说好的高手过招、你来我往呢?怎么一上来就被人一顿胖揍?
不过天才就是天才,张本美和和大藤沙月毕竟是2号种子,实力摆在那儿。第二局和第三局,她们迅速调整过来,靠着张本美和的速度优势和衔接,加上大藤沙月的稳定防守,连扳两局,11:7,11:9。
当时看直播的估计都松了口气,觉得,嗯,稳了,剧情要回到正轨了,天才少女要开始发威了。大比分2:1领先,胜利的天平似乎已经彻底倒向了她们。
谁知道第四局风云突变,简直成了早田希娜和朱芊曦的个人表演秀。她们像是突然被打通了任督二脉,进攻一板比一板狠,落点一分比一分刁钻,打了个9:3的攻击波出来,直接把张本美和她们的节奏全打乱了。
最终11:3,那场面,说是一场“吊打”也不为过。双方就这么被硬生生拖进了决胜局。
决胜局,那真是心脏病都要看出来了。张本美和她们开局3:1领先,感觉要稳住局面了。结果早田希娜她们立刻追平,3:3。然后反超,5:3。张本美和她们又玩命追,追到5:5平。后半段更是犬牙交错,比分交替上升,7:6,8:8,9:9,每一分都打得让人喘不过气。
关键分10:10平,谁先上手谁就可能拿下比赛。最后,早田希娜和朱芊曦抓住了机会,连得两分,12:10。比赛结束了。2号种子,就这么没了。
比赛打完,很多人都在琢磨,这冷门到底是怎么爆出来的?是张本美和她们轻敌了?还是这对跨国组合真的就那么强?
有懂行的就说了,双打这东西,真不是谁单打厉害谁就能赢的,它看的是“1+1”能不能大于2。早田希娜的经验和战术,正好弥补了朱芊曦有时候的战术单一;而朱芊曦的暴力进攻,又给了早田希娜创造机会的空间,两个人形成了完美的互补。
反观张本美和这边,虽然个人能力超强,但在关键分的处理和战术的应变上,似乎还是被对手算计了。
而且别忘了,这是什么比赛?WTT大满贯,级别最高,冠军足足有2000个世界排名积分,这玩意儿直接关系到奥运会资格,所有人都眼红。
压力能不大吗?张本美和毕竟才15岁,顶着这么大一个“天才”的光环,在决胜局那种你死我活的关头,心态稍微有点起伏,太正常了。背负的期望越大,压力自然也就越重。
这场球,感觉不只是爆了个冷门那么简单。它好像在告诉所有人,在乒乓球这个场子上,没有什么剧本是不能被撕掉的。你再是天才,再是种子选手,只要稍微一松懈,对面站着的,就是一群饿狼一样要把你吞掉的挑战者。
天才少女的成长之路,可能本来就不是一条坦途,而那些敢于把天才拉下马的挑战者,也同样值得所有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