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这F1的剧本是谁写的?
我建议赶紧查查,然后立马给这位编剧加个鸡腿!
前F1车手卢卡斯·迪格拉西最近那句话,简直是往风平浪静的围场里扔了个核弹。
他说,要是今年迈凯伦那两位嫩得能掐出水的小伙子——兰多·诺里斯或者奥斯卡·皮亚斯特里,最后没能把车手总冠军那金灿灿的奖杯给抱回家,这事儿的离谱程度,绝对能排进F1历史黑天鹅事件TOP 3。
听到这话,你是不是跟我一样,第一反应是“哥们儿你没事儿吧?”
。
意外?
这怎么能叫意外呢!
咱把日历往前翻几个月,就夏休期刚结束那会儿,皮亚斯特里在赞德沃特站笑得多灿烂,积分榜上甩开卫冕冠军马克斯·维斯塔潘整整104分!
各位,104分呐!
在F1这锱铢必较的赛场上,这分差跟天堑有啥区别?
那时候,咱们讨论的都是迈凯伦“内战”,赌的是诺里斯和皮亚斯特里谁能笑到最后,至于那个开着红牛的荷兰人?
哦,他还在“旅游”呢。
墨西哥城大奖赛那一站,更是把这种“迈凯伦要一统天下”的气氛烘托到了极致。
诺里斯的那辆木瓜橙赛车,根本就不是在比赛,那简直就是巡航导弹发射现场。
杆位起步,然后一骑绝尘,冲线的时候,连第二名勒克莱尔的尾灯都看不见了,足足甩了人家半分钟。
这不叫赢,这叫“降维打击”。
那一刻,全世界都觉得,新的时代,来了。
可F1这剧本,妙就妙在它从不按套路出牌。
你以为的稳操胜券,往往就是惊天逆转的前奏。
就在所有人都把红牛当背景板的时候,他们在蒙扎,那个法拉利的主场,鬼鬼祟祟地给赛车换上了一块新底板。
就这么个小动作,结果呢?
那头打瞌睡的雄狮,眼皮子一掀,醒了。
维斯塔潘,那个一度被我们以为要提前进入“养生模式”的男人,突然之间,又变回了那个令人胆寒的“大魔王”。
他就像恐怖片里,你以为已经被主角干掉,BGM都开始抒情了,结果他晃晃悠悠又从角落里站起来的那个终极反派,眼神里全是戏:“不好意思,游戏还没结束。”
那曾经遥不可及的104分,在他狂风骤雨般的追击下,跟冰淇淋见了太阳似的,飞速融化。
赛季还剩最后四场,分差只剩下36分。
这下子,迪格拉西那句话,听着是不是就没那么像开玩笑了?
反而像个来自东方的神秘诅咒,凉飕飕的。
他不是在给迈凯伦“毒奶”,他是在用最残酷的现实,提醒那两个还在享受香槟浴的年轻人:你们身后那个家伙,跟你们不一样,他是在刀尖上舔过血的。
你知道最可怕的是什么吗?
是压力。
领先者的压力,有时候比追赶者大得多。
这事儿吧,让我想起了2016年的NBA总决赛。
那支常规赛拿了73胜、神挡杀神的金州勇士队,总决赛3-1领先,冠军戒指都快戴手上了,结果呢?
被勒布朗·詹姆斯带着他的骑士队,硬生生给拽了下来。
为什么?
因为当所有人都认为你不可能输的时候,你就已经输不起丁点儿了,你背上了整个世界的重量。
而詹姆斯呢?
光脚不怕穿鞋的,我就是从地狱爬回来的,我还怕啥?
现在的诺里斯和皮亚斯特里,就尴尬地站在了当年勇士队的位置上。
他们有天赋,有速度,开着全场最快的车,但他们太顺了。
他们没体验过这种被人从王座上往下拽的窒息感。
当维斯塔潘这个毫无退路的亡命之徒,像个幽灵一样出现在你后视镜里,而且越来越大的时候,你的心跳会不会乱?
你的方向盘会不会抖?
所以迪格拉西的话,听起来矛盾,其实贼精。
他佩服维斯塔潘,因为这哥们儿硬是把一手烂牌打出了王炸的气势。
但他又说迈凯伦要是输了就是“世纪大冷门”,因为从纸面实力和前半赛季的表现来看,他们确实没理由输。
这里面,技术已经不是关键,玩儿的就是个心跳。
这才是我们爱F1的理由啊!
如果只是比谁的机器快,那我们看什么赛车,直接看火箭发射得了。
F1的魅力,就在于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人与机器的极限博弈,是天才之间的心理碾压,甚至是一点点该死的、说不清道不明的运气。
皮球,现在又踢回了迈凯伦这边。
他们是会像那支73胜的勇士队一样,在巨大的压力下,成为历史的背景板?
还是能顶住这口几乎要把人压垮的气,像个真正的王者一样,亲手摁死对手的反扑?
得了,你也别瞎猜了。
搬好你的小板凳,瓜子汽水备好,准备欣赏这场可能是本世纪以来,最刺激、最 unpredictable(不可预测)的F1冠军争夺战吧。
毕竟,我们正在见证的,要么是一个王朝的崩塌,要么就是一个奇迹的诞生。
这剧情,不比任何好莱坞大片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