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如何科学防治新冠病毒?这份应对指南请收好!

发布日期:2025-07-02 08:16    点击次数:65

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温馨提示,2025年6月需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虽然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力强但致病力显著减弱,儿童感染后重症率低于成人,家有孩子的宝爸宝妈们仍需保持警惕。尤其对于3岁以下婴幼儿及有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需特别关注。孩子一旦感染,了解常见症状、掌握正确的居家护理方法、识别危险信号至关重要。以下这份全面的儿童家庭照护指南,帮助您从容应对。

常见症状识别

儿童感染后主要表现为:

1.发热:多为中低热,3月龄以下≥38℃需立即就医

2.呼吸道症状:咳嗽、鼻塞、咽痛(占70%以上病例)

3.消化道症状:约20%患儿出现呕吐、腹泻

4.非典型表现:婴幼儿可能仅表现为拒奶、嗜睡

家庭护理核心措施

1. 发热管理

• 38.5℃以下优先物理降温(温水擦浴、减少衣物)

• ≥38.5℃按体重服用退热药:✓ 对乙酰氨基酚(≥3月龄)✓ 布洛芬(≥6月龄)

注意:24小时内用药不超过4次

2. 对症处理

症状

‌处理方案

‌发热

≥3月龄用对乙酰氨基酚,≥6月龄用布洛芬;24小时内≤4次,建议首选一种退热药更安全

‌咳嗽

1岁以上口服蜂蜜2-5ml,保持空气湿润

‌呕吐/腹泻

口服补液盐Ⅲ,避免高糖饮食;肛周清洁防红臀

‌鼻塞

生理盐水喷鼻,婴儿配合吸鼻器

3. 隔离与消毒

• 患儿单独房间,照料者佩戴N95口罩

• 每日通风3次,每次30分钟(冬季避免直吹)

用药禁忌与误区

绝对禁止:阿司匹林(诱发瑞氏综合征)、成人复方感冒药

不推荐:抗生素(新冠为病毒感染)、未经验证的中成药

特殊人群:免疫缺陷儿童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Paxlovid(新冠口服药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的商品名)(≥12岁且体重≥40kg)

就医预警信号:

出现这些情况,立即去医院!

孩子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提示病情可能加重,需立即就诊:

1.持续高热>3天或3月龄以下发热

2.呼吸急促(婴儿>60次/分,幼儿>40次/分)

3.意识改变:抽搐、持续嗜睡/哭闹

4.脱水表现:尿量减少、眼眶凹陷

预防策略:

从疫苗到日常防护,筑牢防线

‌1. 疫苗接种‌

基础免疫+加强针‌:≥3岁儿童需完成基础免疫6个月后接种加强针

‌家庭防护‌:照料者及时接种疫苗,降低低龄儿童感染风险(3岁以下无法接种)

‌2. 日常防护‌

口罩选择‌:密闭空间佩戴儿童专用外科口罩(≥2岁)

手部卫生‌:严格执行七步洗手法(餐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

环境管理‌:• 空调使用前清洁滤网,每2-3小时通风15分钟• 定期清理家中积水容器(每周≥2次),减少蚊虫媒介传播

‌3. 免疫力提升‌

饮食‌:高蛋白(鸡蛋/鱼肉)、新鲜蔬果,避免生冷食物

作息‌:学龄儿童每日睡眠≥9小时,适度户外活动

特殊人群管理

在校儿童:班级出现病例时及时请假隔离

慢性病患儿:哮喘患儿需备足控制药物,糖尿病患儿监测血糖

新生儿:母亲感染后需分室喂养,接触前严格手消毒

文字|儿科李小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