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怕惨败?所以不敢跟印度开战?印媒:因为中国知道自己肯定会输

发布日期:2025-08-19 19:56    点击次数:180

印媒说 “中国不敢跟印度开战,因为知道自己肯定会输”,这话从根上就站不住脚。

所谓 “不敢打”,得先搞清楚 “打” 的前提是什么 —— 中国从来不是主动挑事的一方,从 1962 年的自卫反击战到现在,中国在边境问题上始终坚持 “谈判优先、武力保底” 的原则。

这不是 “怕”,而是对战争成本的清醒认知,对地区稳定的责任担当。

印媒可能忘了,中国军队的 “不轻易动手”,恰恰建立在 “一旦动手就有把握赢” 的底气上。

就拿现代国防实力来说,中国的国防预算连续多年保持合理增长,2023 年约为 1.55 万亿元,重点投向装备更新、训练保障和科技创新,而印度的国防预算虽也在增加,但近 40% 的装备依赖进口,光这一点就决定了其战争潜力的上限。

与此同时,中国的战争意志从来不是靠 “主动开战” 证明的。

1962 年的自卫反击战,中国军队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击溃印军,之后主动撤军、归还装备,已经把 “不贪土地、只为自卫” 的立场摆得明明白白。

现在印媒拿 “不敢打” 说事,本质上是把 “不愿升级冲突” 曲解成 “没有胜算”,这种逻辑就像说 “大人不跟小孩吵架是怕吵不过”,荒唐得很。

印媒的说法还停留在 “谁先开炮谁就赢” 的旧思维里,却没搞懂现代战争的胜负早就不是靠 “战场打赢” 这么简单了。

现在的战争,比的是体系、是韧性、是从国力的可持续输出。

从军事体系看,中国的国防工业体系是全产业链的,小到子弹、大到航母,几乎都能自主生产。

就拿无人机来说,中国的 “翼龙”“彩虹” 系列不仅列装自家军队,还畅销全球,实战经验丰富;

而印度的国产无人机 “鲁斯特姆”,研发了十几年还没形成规模战斗力,不得不花高价从美国买 “捕食者”。

真到了冲突的时候,中国能快速补充装备,印度呢?

等着老外交货恐怕都来不及。

从经济支撑看,中国 2023 年 GDP 超过 126 万亿元,工业增加值占 GDP 的 33.6%,光是制造业规模就相当于印度整个 GDP 的 3 倍多。

战争打的是钱、是工业产能,印度去年 GDP 约 3.7 万亿美元,工业增加值占比不到 25%,真要长期对峙,先撑不住的大概率是印度自己。

印媒只盯着 “谁的枪炮多”,却看不到这些背后的体系差距。

现代战争早就不是 “比人数、比武器数量” 的游戏了,而是 “比谁的体系更抗揍、谁的保障更给力”,这一点上,中国的优势不是一星半点。

中国不是 “不敢打”,而是找到了比 “打” 更有效的方式 —— 用发展和合作压缩冲突空间。

这才是大国的战略智慧。

这些年,中国通过 “一带一路” 倡议和印度周边国家深化合作,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尼泊尔的跨境铁路、斯里兰卡的汉班托塔港,这些项目不是为了 “包围印度”,而是通过互联互通让地区国家尝到 “合作比对抗好” 的甜头。

印度自己也加入了 “金砖国家”,享受着多边合作的红利,真要闹到开战,受损的只会是它自己的发展机遇。

在边境问题上,中国的做法也很明确:该谈判的时候坐下来谈,该巡逻的时候守住底线。

2020 年加勒万河谷冲突后,中国军队迅速加强边境基础设施建设,公路、桥梁、哨所的条件大幅改善,后勤保障能力今非昔比,但即便如此,中国还是坚持通过多轮军长级会谈缓和局势。

这不是 “怕”,而是知道 “稳定的边境才能让双方集中精力搞发展”,印度如果连这一点都看不明白,只会在 “对抗” 的死胡同里越走越远。

印媒与其操心 “中国敢不敢打”,不如先看看自己的 “战争软肋” 有多明显。

印度的军工国产化就是个老大难问题。

号称 “国产” 的光辉战机,研发了 30 多年,性能还不如中国的歼 - 10C;

阿琼坦克,自重超标、故障频发,印度陆军自己都不愿意多要。

去年印度国防部报告显示,其装备的 “国产化率” 仅为 45%,关键部件比如发动机、雷达,大多依赖进口。

真到了战时,这些 “卡脖子” 的地方就是致命伤。

边境基础设施更是印度的短板。

中印边境线长约 2000 公里,印度在争议地区的公路密度还不到中国的 1/3,很多哨所的补给要靠人力背运,而中国,新藏公路、川藏铁路的延伸线已经通到了多个边境口岸,物资运输效率是印度的 5 倍以上。

光这一点,就决定了印度在边境冲突中很难形成持续战斗力。

更要命的是印度的内部矛盾。

国内民族众多、宗教复杂,东北部多个邦长期存在分离主义倾向,去年曼尼普尔邦的族群冲突持续了几个月,政府连维持内部稳定都费劲,哪来的底气跟中国谈 “开战”?

最后总结

印媒说 “中国不敢跟印度开战是怕输”,这话从头到尾都是错的。

中国不主动开战,是因为知道 “战争是最后的选项”,是因为有更成熟的战略、更强大的实力、更长远的考量。

印度要是真把 “中国的克制” 当成 “软弱”才是犯了最致命的错误。

边境问题的解决,靠的不是 “谁嗓门大”“谁敢先动手”,而是理性谈判和相互尊重。

中国有底气打赢任何形式的边境冲突,但更希望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 —— 这不是 “怕”,而是大国该有的格局,印媒要是连这都看不懂只能说明它们还没搞懂 “现代大国相处” 的基本逻辑。

参考资料:1、环球时报·《印媒盛产假新闻,专家:跟中国摩擦时,印政府倾向于“暗中操作”》2、观察者网·《姚远梅:2025年印巴战争,打出“大家都赢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