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七点,金宝山玫瑰园露水还没干。
网友“小蓝”从洛杉矶飞了一夜,落地直奔大S的墓。远远就看见一个黑瘦男人,盘腿坐在小折叠椅上,iPad搁在膝盖上,手指一点点给照片里的人擦背景——把蓝天、草地、游客全抹掉,只剩大S一张干净的脸。
旁边摆着俩人笑得最甜的那张合影,一杯黑咖啡,一块三明治,一罐蜂蜜。
小蓝说,那一刻她鼻子直接酸炸:原来真的有人把“我想你”翻译成日常动作,天天来打卡。
2
她没忍住,趴碑前哭成狗,眼泪鼻涕一起冲,啪嗒落在石碑上。
自己都嫌丢人,慌忙找纸。
男人抬头,声音轻得怕惊动谁:“没关系,我来。”
他抽了两张纸巾,先把碑上的泪痕擦了,再把照片框沿的灰也顺了一遍,动作细得像给熟睡的猫顺毛。
擦完退回椅子,继续低头修图,像刚才只是顺手帮邻居擦了擦门口的鞋。
3
视频传回微博,评论区两极:
“作秀吧?带摄影师没?”
“天天蹲墓园,不上班啊?”
也有路人一句话把吵架按停:
“我父亲的墓就在旁边,我每周去,都能看到他。下雨也在,大太阳也在,没人给他打伞。”
4
我想起我爷爷。
奶奶走后,他每天早上泡两杯茶,一杯自己喝,一杯放照片前,坐半小时,跟空气下象棋。
我们笑他老糊涂,他说:“你们年轻,忙,我先帮她把今天过一遍,等她回来就能接上。”
爷爷坚持了七年,直到自己也在椅子上睡着没再醒。
后来收拾屋子,发现抽屉里全是奶奶的备用眼镜、手写菜单、甚至还有一叠“回家晚饭报平安”的小纸条。
那一刻我才懂:所谓深情,其实就是把“你走了”翻译成“我还在”。
5
具俊晔是不是完美丈夫,没人知道。
大S生前最后一条ins,是和他十指相扣;最后一条朋友圈,是“终于吃到老公做的海带汤”。
现在他天天来修图,也许只是想把照片留到自己也老了,眼睛花了,看不清那天,还能摸到一张最干净的脸。
你说他表演?
表演能演三个月、半年、一年,可日子是自己的,没人给你打板,没人给你剪片,眼泪和晒黑的皮肤总不是道具。
6
我们为什么会被这一幕戳哭?
因为太多“我想你”只能藏在微信备注、网易云歌词、滴滴紧急联系人里,连去墓前擦个碑的机会都没有。
城市太大,告别太匆忙,很多感情没来得及落地就被下一桩热搜冲散。
突然看见一个人把“我想你”熬成日常,像上班打卡一样坐在墓前,才想起——
原来悼念不是黑西装一次性买断,而是天天签到,像当年追她时等她下课一样。
7
小蓝临走前,具俊晔叫住她,递给她一张纸巾,说:
“你别怕,她只是换了个地方住。”
这句话,我替大家存下了。
下次谁想哭却不敢哭,就默念一遍。
然后该上班上班,该吃饭吃饭,把日子过成她还没走时的样子。
真正的告别没有长亭古道,就是像往常一样把今天过完,再顺手把碑擦一擦。
结尾彩蛋:
今天中元节,如果你也想谁了,别只刷手机。
去买一杯他爱喝的饮料,放窗边,拍张照,发给他,再附一句:
“我没啥事,就是今天有点想你。”
别怕矫情,他收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