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赛后我对着技术统计那张纸,盯着恩比德名字后面那个“4篮板”看了足足一分钟。
我还以为自己眼花了,或者打印机没墨了。
乔尔·恩比德,那个能在禁区里把三个人当麻花一样拧在一起的巨兽,全场打了二十多分钟,就抢了四个篮板球。
这事儿就跟听说泰森改行去绣花了一样,离谱中透着一丝黑色幽默。
赢球是赢了,125-121,主场拿下了夏洛特这帮年轻气盛的黄蜂,喜提二连胜。
可这胜利的滋味,怎么咂摸都觉得有点不对劲,像是喝了一杯兑了水的可乐,甜是甜,就是气儿不足,还回味着一股子让人心慌的怪味。
费城76人这场球,赢在了比分牌上,但差点就输掉了底裤。
谁能想到呢?
开场那会儿,我甚至都觉得有点无聊了。
那节奏,跟闹着玩儿似的,76人这边的三分球是一个接一个地往里扔,好像篮筐在他们眼里跟大海一样宽阔。
尤其是马克西,那小子第一节就跟打了鸡血似的,突一步就是一个急停跳投,运两下就是一个穿心三分,一个人就把黄蜂的后卫线搅得天翻地覆。
看着恩比德慢悠悠地在外线投进那个标志性的后撤步,我甚至都开始同情黄蜂了,这不纯纯过来给大哥们当陪练嘛。
首节领先7分,一切都照着“主场大胜,核心球员三节打卡”的剧本在走。
可篮球这玩意儿,邪门就邪门在,你永远不知道剧本的下一页会写着什么。
下半场回来,场上的画风突然就变了。
76人好像集体被人拔了网线,攻不进,防不住,领先的优势被三球鲍尔那帮小子一口一口地蚕食。
鲍尔那打球的风格,怎么说呢,就突出一个随心所欲,你根本猜不到他下一步是要传球还是自己干,他自己可能都不知道。
他带着黄蜂队那帮愣头青,用最不讲理的方式,硬生生把76人从“学霸模式”打回了“学渣附体”的状态,一度还反超了比分。
那段时间的费城,防守跟纸糊的没两样,进攻全靠个人单打,乱成了一锅粥。
这种祖传的“领先就不会打球综合征”,真是费城球迷心里永远的痛。
咱们再回头说恩比德。
他下半场只拿了4分。
我能理解球队为了他的健康,给他上了个“出场时间锁”,生怕他再有个什么闪失。
可问题是,当你家里这门最重的大炮不能随时开火时,你就得指望别的小口径炮能顶上。
这场球,顶上来的那个,就是泰雷斯·马克西。
这小伙子现在是真了不得。
全场26分,还有那至关重要的9次助攻。
他已经不是那个只会闷着头往前冲的得分手了,他现在是费城的另一个大脑。
当恩比德在场下休息,或者在场上挣扎的时候,是马克西扛着炸药包,一次次地往里冲,要么自己得分,要么就把防线撕开,给外线的队友创造机会。
那9次助攻,比他得26分更让我觉得欣慰。
这代表着一种蜕变,一种从“尖刀”到“指挥官”的进化。
他正在用行动证明,就算天塌下来有大帝顶着,可大帝偶尔打个盹儿的时候,他也能撑起这片天。
最后那几分钟,简直就是心脏病患者的禁区。
双方你来我往,比分交替上升,直到格莱姆斯在比赛还剩14秒时,投进了那个几乎杀死比赛的三分。
全场球迷那颗悬着的心才算落了地。
一场本来可以轻松拿下的比赛,硬是打成了抢七生死战的感觉。
所以,这二连胜,真的值得开香槟庆祝吗?
我看不见得。
这场胜利就像一张创可贴,暂时遮住了球队身上的伤口,但底下那些深层次的问题——比如关键时刻的习惯性崩盘,比如除了马克西之外不稳定的第二火力点,比如恩比德的状态到底恢复了几成——这些问题一个都没解决。
费城的这个赛季,看起来注定又是一边让你看到希望,一边又让你随时准备吃速效救心丸的节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