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套现10亿,英伟达股价为何“逆势”飙升?

发布日期:2025-11-22 09:55    点击次数:86

黄仁勋套现超10亿美元而英伟达市值仍能突破5万亿美元,这一现象确实很奇怪!

减持是通过预先设定的10b5-1交易计划进行,有效规避内幕交易嫌疑,向市场传递了透明和计划性的信号,而非创始人临时起意的看空行为。

公司在2025年GTC大会上披露,未来几个季度与Blackwell和Rubin芯片相关的订单规模高达5000亿美元。数据中心业务营收同比高速增长,强劲需求完全覆盖了减持带来的潜在抛压。

CUDA软件平台构建了强大的生态壁垒,全球数百万开发者和应用形成了极高的用户黏性和迁移成本。这使得客户即使面临其他可选硬件,也难以脱离CUDA生态,巩固了英伟达的“卖铲人”地位。

在被动投资盛行的当下,大型指数基金(如先锋领航、贝莱德)的配置需求成为股价主导力量。在黄仁勋减持期间,这些机构的大规模增持远超其减持规模,表明市场的定价逻辑已从关注内部人行为转向对行业趋势和公司垄断地位的集体判断。

英伟达深度嵌入美国国家AI战略,参与“星际之门”等计划。虽然失去部分中国市场,但这反而强化了其在西方阵营作为AI算力唯一核心供应商的地位,获得了政府订单、税收优惠等隐性背书。

这一“越卖越涨”的现象,是市场对英伟达在AI时代不可替代性的强烈共识。它清晰地表明,在巨大的产业浪潮面前,市场更关注的是公司的长期战略地位和基本面增长潜力,而非短期的事件性扰动。

不过,这也对英伟达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的市值神话建立在“AI需求持续高增长、技术垄断地位稳固、地缘政治可控”等一系列假设之上。

未来,公司需要持续兑现其惊人的业绩预期,并应对可能出现的竞争挑战或行业周期波动,才能维持当前的市场信心。

#黄仁勋6月以来套现超1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