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关税大棒砸得又快又狠。 8月6日,他签署行政令,对印度商品额外加征25%关税,叠加8月1日生效的25%基础关税,印度输美产品税率瞬间飙至50%。
全球最高关税! 矛头直指印度纺织、珠宝、汽车零部件三大命脉行业,涉及870亿美元出口额(占印度GDP的2%-3%),印度媒体哀叹:“这不是竞争,是贸易死刑”。
“印度买了俄罗斯石油,就是在给战争机器加油! ”美国财长贝森特的指控点燃导火索。 但印度外交部深夜回击:“虚伪! ”
声明抖出关键证据: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时,美国亲自鼓励印度买俄油,以“稳定全球能源市场”。 更讽刺的是,欧盟2024年与俄贸易额高达675亿欧元,远超印度,却无人指责。
印度军方补刀,在社交平台晒出1971年旧报纸,标题赫然写着“美国向巴基斯坦运送20亿美元武器”,暗讽美国在印巴战争中拉偏架。 网民狂赞:“给恶霸照照镜子! ”
莫迪的“代价”:买天价美国天然气?
特朗普的真正算盘藏在能源交易里。 他要求印度“转向美国液化天然气(LNG)”,但印度企业心知肚明:美国LNG价格比俄油贵30%,运输成本更高。 俄油占印度进口40%,日均215万桶,合同一签十年,莫迪若毁约,国内油价暴涨将引爆14亿人怒火。
“我们已经准备好承受代价! ”莫迪的“霸气”回应背后,是妥协前奏。 印度计划扩大采购美国LNG、黄金和医疗设备,但避谈核心工业品,因为美国根本不生产。
美印翻脸,中国成救命稻草?
关税令下达24小时内,莫迪做出一项震动全球的决定:8月31日访问中国参加天津上合峰会。 这是印度总理七年来首次访华! 印媒直言:“被美国逼出的生存策略”。
印度商界反应更快:15万吨大豆油订单火速签往中国,省下300万美元运费;关闭五年的旅游签证通道重启;中资审查铁幕悄然松动。 背后是冰冷现实:印度80%电子零件、70%化工原料、90%稀土依赖中国。
最让印度憋屈的,是美国对中印的天壤态度。 特朗普一边对华示好,宣称将达成“非常公平的协议”,计划下调对华145%关税;另一边对印度放狠话:“市场不开放就别想谈! ”
差距写在硬实力上:印度GDP(3.7万亿美元)仅为中国(17.7万亿美元)的五分之一。印度想报复却找不到筹码,对美国杏仁、苹果加税? 这点金额“塞特朗普牙缝都不够”。 而中国手握稀土王牌,曾让美国药企跳脚。
关税重压下,印度街头暗流涌动:2500万纺织工人面临失业,订单正流向越南、孟加拉国;30%的美国市场份额将蒸发,镶嵌金饰关税从4%飙至31%;“39%关税墙不能倒! ”美国转基因玉米大豆一旦涌入,数百万小农破产在即。
莫迪的“买国货”口号被现实打脸。 网民嘲讽:“先拆了你手机里的中国零件! ”
特朗普留了“窗口期”新关税21天后生效。 但印度谈判底牌已被看穿:开放医疗设备市场、买美国天然气。 而俄罗斯总统普京突然宣布访印,放话推动2030年俄印贸易达1000亿美元,给犹豫的莫迪“撑腰”。
此刻,印度外交部桌上摆着三份方案:向WTO起诉、对美54亿美元商品报复性加税,或含泪签协议。 无论选哪条,莫迪都难逃“叛徒”骂名。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