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广东茂名的射箭赛场上,15岁的黎宇凯屏息凝神,弓弦拉满的瞬间,箭矢破空直中靶心。 这一箭,让他以三枚金牌加冕广东省青少年射箭锦标赛“三冠王”,更让深圳宝安区首次站上省级射箭赛事的最高领奖台。
这个戴着黑框眼镜、身形挺拔的少年,在男子乙组反曲弓团体、60米个人和50米个人赛中连夺三冠,还摘得混合团体和全能赛两枚银牌。 他的教练徐玉梅说:“最后一箭定胜负时,他手指稳得连汗都没出。 ”
黎宇凯的“三冠王”之路始于团体赛决赛。 他与队友郭誉铭、方中正组成深圳代表队,在比分胶着的最后一轮中,三人连续射出三个10环,以5分之差险胜广州队。 “箭离弦时心跳像打鼓,但听见队友喊‘中了! ’,全身汗毛都竖起来了。 ”黎宇凯这样描述夺冠瞬间。
个人赛的60米项目更考验心理战,决赛时突降暴雨,场地积水深达脚踝,裁判一度考虑暂停比赛。 黎宇凯却主动申请继续:“雨声反而让我更专注。 ”他调整呼吸节奏,在能见度不足50米的雨中连发三箭,全部命中9环以上,最终以112环比108环锁定胜局。
50米赛场的逆转更令人惊叹,开场他连续两箭仅7.9环,排名跌至第四。 教练徐玉梅紧急叫停:“别想分数! 就当在孝德学校训练场。 ”这句话唤醒了他的肌肉记忆。 随后的18箭中,他有14箭命中9环以上,最终以总环数反超对手3.1环夺冠。
四年前,黎宇凯在宝安区孝德学校首次接触射箭。 当时体育老师发现这个初一男孩有个“特异功能”:能保持单脚站立10分钟不晃。 “这是射箭的天赋! ”老师把他推荐给宝安体校,从此他每天课后训练两小时,周末加练四小时。 2024年,因连续两年蝉联深圳市青少年赛冠军,他被特招进深圳市队。
宝安的射箭种子早在2018年就已埋下,区体育局联合孝德学校、灵芝小学、西乡小学建立“射箭基地”,在体育课中加入射艺模块。 学校走廊改装成30米靶道,教室角落设置拉力训练区,学生用作业本记录每日拉弓次数。
“我们要求孩子先背《射礼》再摸弓,”孝德学校校长说,“传统文化是这项运动的魂。 ”目前全区已有超2000名中小学生参与射箭课程。
2023年的区射箭公开赛上,黎宇凯初露锋芒。 他在U13组男子反曲弓比赛中连夺团体、个人双冠,赛后接受采访时说:“箭飞出去那刻最迷人,像惊心动魄的随机艺术。 ”当时观众席上的市队教练当场拍板:“这孩子心理素质罕见! ”
今年6月的新桥体育中心赛场,见证了宝安射箭的爆发式增长。 809名选手参加第四届区公开赛,规模是首届的1.6倍。 亲子组增设“蒙眼听音射靶”趣味项目,200个家庭戴着眼罩,靠教练击掌声辨别方向。 赛场边的器材商感叹:“五年前深圳只有3家射箭馆,现在超过20家。 ”
孝德学校的体教融合成果不止于射箭,乒乓球世青赛冠军孙杨、在“让九子”围棋赛中击败世界冠军杨楷文的二年级学生莫文烁,都出自该校。 校内“冠军墙”上新增的射箭金牌,标志着体育人才培养链的完善——从校园兴趣班到体校特训,再到专业队输送。
射箭作为“君子六艺”之一,在宝安焕发新生。 区体育局副局长杨春曦在赛事解说中强调:“拉弓时肩背如松,放箭时呼吸若禅,这练的不只是技术,更是‘正心正己’的修为。 ”近三年全区青少年近视率下降3.2%,体质测试优良率提升5.7%,部分学校将射箭纳入心理课,用于改善注意力缺陷。
本次省锦标赛集结了全省22支队伍249名选手,甲、乙组共设20个项目。 深圳代表队总教练指出:“黎宇凯的60米成绩已接近国家青年队选拔线。 ”而这位新晋“三冠王”赛后第一时间给母校发信息:“靶场见! ”他清楚记得孝德学校训练馆墙上的标语——恒则成。
教练徐玉梅的训练日志记录着黎宇凯的成长曲线:2023年30米靶命中率仅65%,如今60米靶达82%;抗干扰训练从“旁人咳嗽即脱靶”进步到“暴雨中稳持9环”。 她给这位爱徒的批注是:“静如古井,动若惊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