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料到?一个小APP竟能左右中美谈判,自媒体成大国博弈核心

发布日期:2025-10-07 21:40    点击次数:144

谁敢信啊,最近马德里那场中美经贸会谈,主角竟然不是大豆也不是关税,而是一款手机App。谈判桌两边,一边是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带队,另一边是咱们的何副总理亲自出马,这阵仗,够可以的。

可聊着聊着,所有人的眼睛都盯上了TikTok。气氛一下子就不对了。咱们中方代表这次是真没客气,直接甩下一句话:原则立场、企业利益、公平正义,一个都不卖。这话说的,就差直接指着鼻子告诉对面:TikTok,别惦记了,没戏。

这就怪了,两个世界级的大块头坐下来谈生意,怎么就为一个刷短视频的App给杠上了?这背后的水,可比你刷到的任何一个搞笑视频都深得多。

这泼天的富贵谁不眼红

首先你得承认,TikTok这玩意儿太能赚钱了。它早就不是一个简单的App,简直是一台永动机一样的印钞机。母公司字节跳动的估值已经高到让人看不懂,而TikTok自己,就差不多占了半壁江山,身价直逼1500亿美元。

光估值高还不行,人家的营收也猛。去年就干了230亿美元,增速超过四成,广告和电商两手抓,两手都硬。今年的小目标,是奔着300亿美元去的。这么一只会下金蛋的鹅,谁看了不眼馋?更何况是商人出身、把“生意”刻在骨子里的美国总统特朗普。

但你要是觉得美国人只是眼红这点钱,那格局就小了。钱当然是好东西,可更让某些人睡不着觉的,是TikTok背后那股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量。

喇叭得听我的话

这股力量,说白了就是“话语权”。TikTok最恐怖的地方,是它那多到吓人的用户。全世界每个月有快20亿人把时间花在上面,光在美国,就超过了1.5亿。它不像传统新闻媒体,总端着个架子,它更接地气,全是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不知不觉,这个平台就在塑造你看世界的方式。这等于是在过去由CNN、BBC和好莱坞这些巨头焊死的舆论铁幕上,硬生生撕开了一道口子。这还得了?

这么多年,美国在全球为啥那么有号召力?靠的不就是手里这些“大喇叭”嘛。现在突然冒出来一个不受他们控制,而且嗓门越来越大的新喇叭,你说他们能不急吗?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最近接受采访,一不小心就说了大实话。

他说总统先生其实挺喜欢TikTok的,但有个前提,“得听我们美国人的话,得让我们来控制算法”。这话一出,司马昭之心算是彻底藏不住了。他们想要的哪是封禁一个App,他们是想夺走它背后的“大脑”——那个能决定你看什么、不看什么的算法。

一个App搅动世界

正是这种战略级别的价值,让TikTok从一个娱乐平台,被活生生拽到了国际政治的角斗场中心。就说前段时间的巴以局势,当传统媒体的声音变得越来越单一,TikTok成了无数人了解当地真实情况的唯一窗口。

来自现场的画面,亲历者的讲述,通过这个平台像病毒一样传播开来,直接把全球的舆论场搅了个底朝天。后来发生的事让很多人都傻眼了,连英国、法国、日本这些美国的铁杆盟友,都开始正儿八经地考虑承认巴勒斯坦国。这背后,谁敢说没有汹涌民意的推动?

难怪一些犹太资本气得跳脚,大骂平台“反犹”。可平台自己又没长嘴,内容都是全世界用户发的,总不能说全世界人民都有问题吧?

笔者以为

现在的博弈,早就不是当年算算贸易逆差、吵吵关税那么简单了。从芯片禁令到稀土管制,再到今天的TikTok之争,战场已经转移到了科技、信息和影响力的最前沿。美国也慢慢发现,过去那套极限施压的玩法,在中国这儿是越来越不好使了。

我们不怕你施压,也愿意坐下来谈。但谈判得有谈判的样子,前提是尊重和平等,而不是把我们企业的核心利益当成可以随便交换的筹码。大豆我们可以去别处买,但科技发展的权利和全球化的成果,我们一步都不会让。

所以,下一次当你我拿起手机,在TikTok上刷得不亦乐乎时,或许应该意识到,指尖每一次不经意的滑动,都可能与一场关乎世界格局的博弈,产生了微弱而真切的共振。你以为你只是在消磨时光,其实你我,就在这风起云涌的时代本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