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文I夙夜玖歌编辑I夙夜玖歌
三百多天的漫长等待,市场悬着的心总算能稍微放一放。美联储那扇紧闭的降息大门,在万众瞩目下,终于是吱呀一声,开了一道微不足道的缝隙。
但这丁点儿光亮,却远远照不亮所有人的脸。特别是对于现任总统特朗普来说,这更像是一场被敷衍的胜利,一份他不得不捏着鼻子收下的“残羹冷饭”。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这位华盛顿的“定海神针”,最终只是象征性地松了松手,丢出来25个基点的“安慰奖”。这背后,哪是什么顺应民意,分明是一场顶级高手间的博弈。
谁才是方向盘后的那双手
这场大戏的两位主角,特朗普和鲍威尔,关系早就从“我提名你”的蜜月期,演变成了“你到底听谁的”的全武行。鲍威尔这位特朗普亲手送上宝座的联储主席,如今却成了他眼中最碍事的“路障”。
特朗普的算盘,地球人都知道,他想要的是一场信贷大洪水,把经济数据冲得漂漂亮亮。为了这个目标,他几乎把社交媒体当成了作战室,隔三差五就点名炮轰鲍威尔,骂他是“美国的敌人”。
降息会议前夕,特朗普更是派出了自己的经济顾问,在媒体上吹风,声称“至少要降50个基点才够看”。这哪是建议,这分明就是把刀架在了鲍威尔的脖子上。
可鲍威尔是何许人也?他压根不接招。在会后的记者会上,他云淡风轻地一句“大幅降息并非一个好的选项”,就把特朗普的最后通牒给怼了回去,连个响儿都没有。
更有意思的是,他花了大量时间,翻来覆去地强调一个词:“独立性”。潜台词再明白不过:总统先生,你的推文我每天都看,但怎么开车,还得我这个司机说了算。
鲍威尔的葫芦里卖什么药
既然顶住了白宫排山倒海的压力,鲍威尔为何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哪怕只是象征性的?难道真是被特朗普骂得心烦了?你要是这么想,可就太小看这位金融沙皇了。
鲍威尔给出的官方解释,跟特朗普的剧本完全是两个次元。他明确指出,这次降息不是为了刺激经济,而是一次“预防性”的风险管理,是给未来买的一份保险。
他的目光,早已越过了那些光鲜的GDP和通胀数字,死死盯住了美国经济的压舱石——就业市场。这才是让他真正夜不能寐的心病。
近几个月,美国的招聘率像被点了穴一样,迟迟抬不起头。非农数据一而再、再而三地被下修,而且越修越难看。这些细微的裂缝,在鲍威尔眼中,随时可能引发一场大厦的崩塌。
华尔街的过山车之夜
鲍威尔这手“乾坤大挪移”,可把华尔街那帮人精给彻底整蒙了。降息消息刚出来的那一刻,美股直线拉升,交易员们香槟都快开好了,以为宽松的好日子又回来了。
结果呢?香槟泡沫还没散尽,鲍威尔那番滴水不漏、谨慎到家的发言,就像一盆冰水从头浇到脚。市场的狂热瞬间熄火,三大股指掉头向下,来了一次深V反转。
美元指数的走势更是堪称惊心动魄,盘中一度跌破年内新低,结果硬是被鲍威尔几句话给拽了回来。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没人知道鲍威尔下一步要干嘛。
降是降了,可未来呢?鲍威尔对此绝口不提,既不说这是降息周期的开始,也不说这是最后一次。这种“渣男式”的表态,给市场留下了巨大的悬念,谁还敢下重注?
隔岸的看客成了赢家
然而,就在华尔街一片愁云惨雾之时,大洋彼岸的中概股板块,却意外地笑开了花。当美股还在为方向发愁时,中概股却像是打了鸡血,上演了一场集体狂欢。
百度、蔚来、拼多多、阿里等一众龙头企业,股价纷纷大涨。这背后的道理其实也简单,水往低处流,钱也是一个道理。
美联储降息,意味着美元的口子松了,全球流动的热钱变多了。这些钱总得找个地方去。放眼望去,经济基本面稳健、增长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无疑成了最靓的仔。
再加上人民币汇率始终坚挺,让人民币资产的“含金量”更高。聪明的国际资本自然会涌向这片价值洼地,中概股作为最直接的窗口,分到一块大蛋糕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结语
总的来看,美联储这次降息,堪称鲍威尔职业生涯的又一代表作。他既安抚了市场的焦虑情绪,又没有向白宫的政治高压彻底缴械。他就像一个走钢丝的杂技演员,在特朗普的咆哮和市场的贪婪之间,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点。
特朗普看似赢了面子,得到了他想要的降息,但鲍威尔却守住了里子,将货币政策的主导权依旧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只是,这种“挤牙膏”式的宽松,让未来的不确定性急剧增加。接下来的日子,全球的投资者们恐怕都得竖起耳朵,紧盯着鲍威尔的每一次眨眼和呼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