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拉华州的深夜,或许正有一双眼睛紧盯着加勒比海的动向。马杜罗总算等来了普京的强力支援,俄制运输机一架接一架地降落在加拉加斯,卸下的武器让白宫的焦虑情绪几乎溢出屏幕。特朗普的眉头,恐怕又要锁紧了。
美军的“福特”号航母战斗群,带着一众两栖攻击舰,已经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加勒比海。超过十艘水面舰艇和核潜艇,配上大量的战斗机和轰炸机,摆出了一副随时准备动手的架势,目标直指委内瑞拉。
特朗普的幕僚们早就递上了好几套动武方案,从精确打击委内瑞拉精锐部队,到直接抢占油田,甚至还有一举推翻马杜罗政权的终极选项。然而,尽管亲信们个个摩拳擦掌,特朗普本人却迟迟没有下定决心。他心里犯嘀咕:万一打起来,美军陷入泥潭,甚至打了败仗,这脸可往哪儿搁?
后院起火的真实风险
事实证明,特朗普的担忧绝非空穴来风。就在11月4日,俄罗斯杜马国防委员会的副主席茹拉夫列夫对外透露,多架伊尔-76大型运输机已经抵达委内瑞拉,交付了成套的“铠甲S1”和“山毛榉M2E”防空系统。
这意味着,美国想再靠空袭轻松搞定对手,恐怕没那么容易了。更劲爆的还在后头。这位俄罗斯议员甚至公开呼吁,应该向委内瑞拉提供更具威慑力的远程打击武器。
茹拉夫列夫直言不讳地表示,俄罗斯可以向友好国家提供“榛树”高超音速导弹,或是经过实战检验的“口径”巡航导弹。他强调,没有任何国际条约能阻止俄罗斯这么做,言下之意就是,只要想给,随时都可以。
直指华盛顿的利剑
就在同一天,普京也公开确认,俄罗斯已经开始量产“榛树”高超音速导弹。这玩意儿可不是闹着玩的。作为俄军最新的中程高超音速武器,“榛树”的最大射程高达5500公里。
这是什么概念?如果把它部署在委内瑞拉,整个美国大部分地区,包括总统特朗普所在的首都华盛顿,都将被纳入其打击范围。更别提美军在加勒比海的那些军事基地了。
考虑到“榛树”导弹超过10马赫的飞行速度,美军现有的反导系统在它面前基本就是摆设。美媒惊呼,这要是真的,无异于一场新的“古巴导弹危机”,美国绝不可能容忍自家“后院”里出现这种能威胁本土安全的致命武器。
一盘跨越大洋的棋局
俄罗斯人为什么突然打出这张“委内瑞拉牌”?这事儿还得从乌克兰说起。特朗普重返白宫后,一直想快刀斩乱麻,逼着乌克兰在谈判桌上让步,好让他能迅速收获政治资本,兑现“24小时解决冲突”的竞选牛皮。
可普京根本不吃这一套,特朗普长达半年的外交努力碰了一鼻子灰。颜面尽失的特朗普被迫玩起了“极限施压”,在今年10月12日放出风声,威胁说如果冲突不解决,就可能向乌克兰提供射程2500公里的“战斧”巡航导弹,那可是能直接打到莫斯科的。
这下好了,普京直接来了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敢在我家门口放“战斧”,我就敢在你家后院放“榛树”。这波操作,直接让特朗普有苦说不出。道理很简单,一旦美军动手,万一本土遭到任何形式的打击,这个政治后果特朗普绝对承受不起。
结语
显然,在美俄双方民间喊打喊杀的舆论浪潮中,特朗普和普京都还有着清醒的头脑,都有意避免让局势彻底失控。普京在10月16日主动致电特朗普,明确警告“战斧”导弹改变不了战局,只会破坏和平前景。通话后,特朗普果然立场软化,宣布不再支持乌克兰袭击俄方基础设施。
与此同时,俄罗斯外交部也出来“降温”,称在古巴和委内瑞拉部署武器只是“个别专家的个人观点”。双方你来我往,既是极限施压,也是在小心翼翼地试探对方的底线。但无论如何,普京已经成功将委内瑞拉危机,变成了向美国施压的绝佳筹码。只要那面反美的旗帜还在美国的“后院”飘扬,对俄罗斯来说,就是一次不折不扣的战略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