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困局,不是拳头不够硬,而是少了郭心刚式的血性?

发布日期:2025-11-24 13:45    点击次数:164

网上有句话说得挺有意思:咱们的问题,不是国力够不够,而是胡适之这样的人太多,郭心刚那样的人太少。 这话听着有点糙,但掰开揉碎了想想,好像还真是这么个理儿。到底是咱们骨头不够硬,还是讲道理的姿势不对?这事儿得从几个火药味十足的场面说起。

很多人觉得,那个漫长的冬天是从2018年开始的。那年12月,华为的孟晚舟在加拿大转机时被扣下了,理由是应美国的要求。明面上说是违反了什么制裁令,但谁心里都清楚,这不过是想把你那飞速发展的势头给按下去。那会儿,华为在海外,尤其欧洲和东南亚,市场铺得又快又猛,很多地方的核心通信网络都开始用他们的设备。

事情一出,国内瞬间炸开了锅。外交层面,是严正抗议,要求立马放人。民间呢?抵制加拿大商品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甚至有企业直接中断了合作。但真正扛事的,还是华为自己。你掐我芯片,我就搞自研;你封我系统,我就推鸿蒙。三年拉锯,直到2021年孟晚舟穿着一身红裙走下飞机,这场风波才算画上一个句号。你看,整个过程里,最有用的不是温文尔雅的说理,而是咬着牙硬顶的劲头。那些躲在后面高谈理性与文明的,反而显得有些苍白。

类似的故事还在上演。镜头转到2023年,这次是荷兰人出手了。他们在美国的不断劝说下,决定限制最先进的光刻机出口中国。这玩意儿是造高端芯片的心脏,而荷兰的阿斯麦公司,几乎垄断了全球市场。理由冠冕堂皇——符合国家安全利益。面对这种釜底抽薪式的限制,再去苦口婆心地谈全球化、谈自由贸易,还有用吗?现实的反应是,国内的中芯国际、华虹集团这些企业,直接把资源砸向了国产替代。

结果呢?2023年底,国产光刻机就传出了取得关键进展的消息。虽然离完全替代阿斯麦的顶级设备还有距离,但起码证明了一件事:这条路,我们自己也能走。这就很现实了,你好好说话,人家可能觉得你虚;你越是退让,人家越觉得你没底气。可一旦你卷起袖子自己干,哪怕干得没那么漂亮,对方反而会开始重新掂量你的分量。

南海那边就更直接了。从2023年到2024年,菲律宾在仁爱礁的小动作就没停过,派船硬闯补给线,还让媒体开着直播造势,一副要把事情闹大的架势。一开始,咱们是警告、劝离,给足了面子。但对方显然把克制当成了软弱,步步紧逼。这时候,舆论场里又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觉得太强硬会影响国际形象,另一种则觉得还是不够硬,应该更果断。

这背后,其实就是两种思维的博弈。可事实证明,光动嘴皮子是没有用的。中国海警的执法船越来越多,执法动作越来越有力度之后,对方的挑衅才开始有所收敛。这说明什么?在复杂的国际环境里,彬彬有礼解决不了所有问题,手里的家伙事儿,和敢于用它的决心,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压力之下,总有人选择低头,也总有人选择抬头。2023年,不少外企开始调整供应链,把一些制造业务从中国迁到东南亚,唱衰中国制造的声音此起彼伏。但与此同时,像比亚迪、宁德时代这样的企业,非但没被打趴下,反而逆势生长。比亚迪的电动车不仅卖到了欧洲,甚至开进了汽车工业强国日本的市场。宁德时代的电池技术,也成了越来越多国际大牌的选择。

他们靠的是什么?不是靠妥协换来的怜悯,更不是靠说服别人我们是和平的。他们靠的是实实在在的技术,是别人离不开的产品,是市场上的硬核竞争力。别人可以不喜欢你,但他们没法忽视你。就像2024年初美国又一次对中国新能源车企加征关税,想用一堵墙把我们挡在外面。可关税挡不住产业升级的大趋势,你不让我进来,我就自己玩转整个生态;你封锁我的设备,我就自己研发。

当然,我们不是要彻底否定胡适之们。在风平浪静的年代,多一些知识分子的思辨,多一些文化的交流,对社会的进步当然是好事。但在国家利益受到威胁,外部压力迎面扑来的时候,如果所有人都只想着克制与文明,那问题就不是解不解得开了,而是根本没人敢去碰。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郭心刚是谁。他是五四时期的北大教授,历史上真有这么个人。他出名,不是因为在书斋里写了多少文章,而是因为他敢带着学生走上街头,去抗议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在当时很多人看来,这是激进,是不理性的。可如果没有这些激进的行动,可能就没有后来的五四运动,中国的思想格局也不会发生那么快的转变。

一百多年过去了,中国早已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国家。但在很多关键时刻,那种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思维,还是会时不时地冒出来。退让不是不行,但你得清楚什么时候可以退,什么时候必须顶上去。策略上的暂时隐忍可以有,但压箱底的还手能力和还手的勇气,绝不能丢。

说到底,国家之间的较量,最终比的是实力。但光有实力还不够,你还得敢于亮剑。只讲理,不亮剑,你的道理就是空话;只妥协,不斗争,你的底线就会被不断蚕食。过去几十年我们能一步步走到今天,靠的是埋头苦干,是迎着无数压力拼出来的。如果今天在新的挑战面前选择退缩,那恐怕就不是别人让我们窝囊,而是我们自己先窝囊了。

想起艾跃进先生那句话: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这话听起来很刺耳,但或许,这才是这个世界最真实的法则。